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目前在购房合同中涉及的面积概念有: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在测绘技术上,还有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市场上所谓的得房率是没有规范定义的。对消费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套内建筑面积。 在签订合同时,可要求开发商将合同涉及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分别是填列,并约定交房面积增减时的处理办法。
1. 得房率
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2. 套内面积
俗称“地砖面积”。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3. 公摊面积
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决定房型质量的参数主要是开间,进深,层高和出房率.开间越大,进深越小,层高越高的户型越好,因为大开间能够获得较大的采光窗,有更好的通风效果,小进深使窗地比(窗面积与居室面积的比值)更为合理,避免黑房间的出现,居住更为舒适。
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是指住宅的净使用面积占销售面积的百分比。由于住宅销售面积的计算以楼为单位的,所以相同的户型在不同的楼号内,虽然使用面积相同但销售面积会有所不同,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选择得房率高的住宅可以少花钱得实惠。
推荐阅读:
- 什么是得房率
- 得房率
- 得房率计算